摘要:当前国内城市设计主要采用设计景观节点、标志物、景观轴线、高度和色彩控制等物质性规划方法营造城市景观,然而,城市景观形成不仅是城市规划师"设计"的杰作,更是深层次上多方利益主体及规划控制长期博弈的结果。忽略城市设计的公共政策属性,采用"推土机"和"拷贝—粘贴"方式完成的城市设计不仅容易造成"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而且容易引发实施困难和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灾后住区重建过程中,规划设计团队尝试结合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理论,将明确居民土地产权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议题,在城市设计过程引入问题确定、列入议程和达成共识等公共政策程序。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程序改变以往单纯采用通过物质设计手段营造城市景观的工作方式,使城市设计不仅成为分配和协调居民利益的公共政策工具,还增强了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居民满意度。
- 专辑:
经济与管理; 理工C(机电航空交通水利建筑能源)
- 专题:
建筑科学与工程
- 分类号:
TU984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