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季节变化 ,取样选择在 11种不同生境类型内 ,分别代表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环境变化。 1999~ 2 0 0 0年的野外取样共获得甲虫标本 10 874号 ,其中步甲、隐翅虫、叶甲、象甲、拟步甲、金龟和叩甲等 7科的个体数量较多 ,合计占个体总数的 83 36 % ,为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选择 4 0个最常见物种统计种类和数量 ,对生境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序 (PCA)和系统聚类分析 ,可以将东灵山地区的 11种生境类型划归为 3类 :即梨园岭退耕区的灌丛类型、小龙门林区的森林类型和东灵山主峰区的亚高山植被类型 ,梨园岭退耕区的辽东栎萌生丛被合并到小龙门林区森林植被类型中 ,反映了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及受干扰程度可能是决定该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发现其活动高峰多出现在 6月和 7月 ,而且在不同生境类型内 ,优势类群的组成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 ;小龙门林区内数量分布高于梨园岭退耕区内的分布 ,尤其在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内的数量优势更加明显。如果按营养层次划分功能群 ,捕食性类群比例最高 ,植食性类群次之 ,腐食性类群最少 ,捕食性类群的季节活动曲线滞后于植食性类群的活动曲线。
关键词: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680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893 3 60 ;3 9970 0 90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 DOI:
10.16380/j.kcxb.2002.06.015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农业
- 专题:
生物学
- 分类号:
Q968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