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南地区E31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有利勘探区带
张晓宝1,2平忠伟3张道伟4王琪1,2陶辉飞1,2王国仓3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2.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4.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摘要:柴西南地区具备E13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研究表明,柴西南地区下第三系发育扎哈泉和英雄岭2个大的生油凹陷,凹陷内发育E13和E232套有效生油岩,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提供了油源条件。柴西南地区存在与英雄岭和扎哈泉生油凹陷相接的红柳泉—跃进、铁木里克和昆北断阶带3个古斜坡,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创造了大型的古构造斜坡背景。柴西南地区昆北断阶带和尕斯断陷内存在下倾方向与生油凹陷相邻的成排成带发育的断背斜和断鼻等构造,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局部构造斜坡背景。在区域和局部构造斜坡背景上柴西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13)沉积时期存在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构成的沉积体系,发育了6个辫状河三角洲。柴西南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发育河口坝、远端坝和席状砂,主要分布在尕斯断陷内的构造圈闭的斜坡区,油源和圈闭条件优越,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最有利的地区。柴西南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在昆北断阶带和尕斯断陷部分断鼻或断背斜的斜坡带,油源较充裕,但封堵条件较差,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较有利的区带。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石油天然气工业; 地质学
- 分类号:
P618.13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