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温针灸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BGP、IL-6的影响

王刚龙翔宇刘恋君刘华

佛山健翔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的疗效,探讨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骨密度(BMD)及BGP、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L-6及BG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药组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药组治疗后BM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药物组治疗后BMD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BGP、IL-6的血清含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针药组不但止痛效果明显,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加重,避免二次骨折有积极的作用。
  • DOI: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12.1455

  • 专辑:

  • 专题:

  • 分类号:

    R246.9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HTML阅读
  • CAJ下载
  • PDF下载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74 页码:1455-1458 页数:4 大小:431K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