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200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DID实证模型,重点研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对传统的养殖方式形成巨大挑战,从传统散养向适度的规模化养殖过渡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该政策的持续推进和绩效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畜牧业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正面效应逐步凸显。中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显著高于东部地区。此外,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人均可利用草场面积、种畜场数量及技术人员人均服务出栏数量等变量对畜牧业规模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林牧渔就业人数比重、各地区旱灾成灾面积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相关扶持政策和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情况等变量虽然不显著,但对于这方面的关注有助于全面分析中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16.0222
- 专辑:
- 专题:
- 分类号:
F323.212;F326.3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