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主体构建理论不仅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理论显示,主体的确立源于婴儿把镜中的影像内化为"自我",经过逐渐与周围"小他者"、"大他者"认同,最终形成"无意识主体"。基于这一视角,我们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关注主体间性的教育,倡导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对话;在将学校培养目标"他者"内化为学生"自我"的过程中,防止学生"主体异化";对教师的评价也应着眼于促进教师主体"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基金资助:
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社会实践理论视野中大学生存在性焦虑问题研究”(ADA15163);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当代大学教师存在性焦虑问题研究——社会实践理论的视角”(SK22A2015004);
- DOI:
10.14138/j.1001-4519.2018.01.003907
- 专辑:
- 专题:
- 分类号:
G40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