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惯习是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套具有一定程度持续性和开放性的倾向系统。惯习是结构的产物,并且生成和统筹行动主体的实践行为,使其朝着结构化的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惯习的应用往往面临研究情境的不当甚至错误的化约,且开放性特质易被忽视。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不平等研究无法仅从持续性特质应用惯习概念。近年来,一些研究着重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行动主体的情感体验,因其扣连了社会结构和行动主体的心理结构,在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惯习的可转换性如何发生的过程中具备较大潜力。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再生产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检视:高校农村籍学生的大学经历研究”(17YJC880059); 上海市2017年度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高校农村籍学生的适应与对策研究”(17PJC082);
- DOI:
10.14138/j.1001-4519.2018.02.007607
- 专辑:
- 专题:
- 分类号:
G640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