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分布式领导"是一种旨在强调高校内组织成员基于共同的目标,以地位平等的关系存在于组织系统当中,并利用各自的资源为组织提供优质动态服务的管理方式。高校"分布式领导"的实现需要由"法定权力"向"影响力"、"自上而下"向"多层次相互依存"、"个人身份"向"集体身份"、"管制"向"自治"过渡。实践证明,高校"分布式领导"具有改善组织决策,增强内部问责和建立多元包容的组织文化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组织权力的忽视、领导问责的缺失和集体领导的"团体迷思"等问题,这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高校组织管理的改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
基金资助: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学术问责的法理逻辑与推进机制研究”(18YJC88000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资管理研究分会2017年立项课题“高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1702);
- DOI:
10.14138/j.1001-4519.2018.06.011706
- 专辑:
- 专题:
- 分类号:
G649.1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